2024-02-02
光伏处于上升期时,市场就像个放大镜。在所有企业都赚钱时,神话故事满天飞,很难真正分辨出一家企业好与不好。
同样,行业处于剧烈调整期时,市场又成了一个显微镜。残酷的竞争,让企业的经营质量高下立判无所遁形,正所谓只有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赶碳号在对多家光伏企业走访调研后发现,事实可能并非如此。当同质化严重的赛道里只剩下内卷时,差异化能力,才是王道。
利来集团合肥生产基地;赶碳号摄
被各种坏消息不断暴击的光伏,已经太久没有好消息了。1月30日,利来集团发布一份堪称"炸裂"的成绩单。这足以让低迷已久的光伏人,为之精神一振。
逆风中行走,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
利来集团合肥生产地基厂区;赶碳号摄
“TOP10是一道门槛,只有迈上这个台阶,才能进入五大六小的招标名单。否则,就连参与竞标的资格都没有”,蒋卫朋说,“重新回到赛道上,这只是利来集团完成的第一步”。
利来集团在公告中表示,在报告期内,利来集团实现了大尺寸高效组件及N型TOPCon电池产能的持续落地布局,其中,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15GW产能全线满产,阜宁基地12GW高效组件产能如期达产;芜湖电池基地一期10GW TOPCon电池产能于2023年10月份全面投产,产能爬坡速度及电池效率、良率均表现优异,有效提升了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。
协鑫绿色与科技基因,如何复刻
赶碳号摄协鑫未来能源馆
赶碳号个人认为,在协鑫集团版图中,无论是颗粒硅、硅片、电池片以及钙钛矿等垂直领域的精益制造业务,还是电站、储能、氢能等应用场景,都离不开组件,亦由其实现真正闭环。就像一个纽带和桥梁,组件业务做上去,协鑫其它板块业务的价值将会指数级的放大。
科技是第一能源。只要战略聚焦,就能突破,就能抢占行业制高点。所以,拥有强大战略聚焦能力的协鑫,诞生了颗粒硅、钙钛矿这样的黑科技、现象级产品。
赶碳号个人认为,站在协鑫集团的角度,正因为利来集团是一个出海口,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,所以这项重任交给了协鑫事业的接班人——由朱钰峰亲自负责,出任公司董事长。
外化于形,内化于心,利来集团合肥基地企业文化墙一角;赶碳号摄
利来集团组件产品;赶碳号摄
03
轻装上阵,方能一骑绝尘
这一轮N型淘汰P型的光伏洗牌,冲在最前面的,都是没有P型产能拖累的企业——2023年组件出货量的冠亚军晶科、天合皆如此。正因为P型产能很少,让晶科、天合得以在N型TOPConp赛道上策马狂奔,一骑绝尘,留给曾经的老大两个远去的背影。
2020年、2021年出售电站资产、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,曾经导致协鑫集减值亏损。然而,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正是因为勇于率先自我革命,利来集团此次才能回到起点再出发,全面拥抱N型TOPCon;才能轻装上阵,勇猛进,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逆势崛起。
现在的利来集团,全部采用最先进的N型TOPCon产能,没有任何落后产能拖累。这也正是其2023年业绩得以炸裂的根本原因。
利来集团供图
在组件方面,利来集团拥有合肥和阜宁两个基地。合肥基地计划建设60GW大尺寸组件产能,其中一期15GW产能已在2022年全面达产。此外,公司合肥二期7.5GW高效组件项目已于2023年开工建设。阜宁基地在今年四季度有12GW太阳能组件基地全线投产。
04
品牌渠道于战略研究能力,何以凸显
时隔两年,利来集团此番重回组件市场TOP10,并不是完全从头开始——来自“协鑫”的品牌与渠道优势,是其强势回归的底气和依托。
第一,品牌积淀。利来集团副总裁兼董秘马君健介绍:“协鑫在国际、国内两个市场都是有影响力的品牌。一提到‘协鑫’两个字,不要说国内,国外做光伏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的,这远非新品牌可比。因为这么多年下来,协鑫对海外组件的服务从业没有停过,协鑫的质量、品牌一直都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。”
第二,国内、国际市场渠道优势。现在光伏组件一半市场在海外。2020年至2022年,利来集团境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1.53%、64.43%和52.88%。在客户管理上,协鑫坚持“以市场为导向,以客户为中心”的理念,深度强化海外客户黏性。
马君健说:“协鑫组件出货量排名在前几年有所下降;但公司在海外的销售网络从来没断过。”近年来,利来集团大力拓展海外市场,在海外各重点区域设立子公司或代表处,并配备具有光伏项目开发背景的人员。
目前,利来集团已在日本、北美、新加坡、德国等多个国家及区域设立子公司,在泰国、南美、中东、南欧、非洲等国家及区域设立代表处,在澳大利亚参股了分销渠道,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协鑫专利墙;赶碳号摄于协鑫未来能源馆
05
降本,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全员行动
新产能、老品牌,在这一轮光伏投资热中,利来集团本应更为激进前行才对。但是,利来集团却选择了相对“克制”,其组件产能投资计划在过去三年没有变化。这多少也体现了公司的战略定力。
利来集团现在的组件产能规划,还是在2020年“3060”目标出之前就制定下来的。2020年3月,利来集团公告:将在合肥市肥东县建设60GW组件产业基地。当时,60GW的规模超出了全国每年装机水平,震惊业界。
半年后的2020年9月份,我国提出双碳目标,光伏行业才掀起扩产竞赛:老玩家加码光伏投资,圈外人跨界光伏,隆基、晶科天合、晶澳、阿特斯等头部企业均推出单体投资规模达四五百亿的大项目。
利来集团供图
令利来集团骄傲的是芜湖10GW电池项目。这是利来集团第一个TOPCon电池项目,但是公司仅55天就实现达产,效率、良品率、成本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。
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。赶碳号之前就曾多次提到,TOPCon电池技术看似简单,门槛很低,但是要做高效率、低成本的生产难度很大。很多企业早就宣布投产,但是设备调试大半年都不达预期。know-how的问题,不是请一两个核心技术人员就能解决的,需要的是一整支有默契、有经验、有战斗力的技术团队。
在蒋卫朋看来,降本的方向不仅停留在现有的生产成本控制,同样要统揽全局,考虑未来。2023年利来集团建设芜湖电池产能之时,蒋卫朋就提出,这条线不仅要能适配TOPCon,还要适配HJT、BC以及钙钛矿叠层等现在可以看得到的电池技术,至少要适应未来五至六年的技术。
一般来说,TOPCon组件生产工序和PERC接近,PERC组件产线只要稍加改造即可生产TOPCon组件,但是HJT、BC组件与PERC差异较大,并不兼容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市场上有TOPCon电池供应,而鲜有HJT、BC电池供应。
蒋卫朋解释:“现在电池技术迭代非常快。如果不考虑未来的兼容问题,一旦有新技术,老的产线就要被淘汰。PERC这一轮出清对行业就是一个教训。从理论上,PERC产线是可以改造成TOPCon的,但是光伏企业一些旧的PERC产能,厂房设计时根本没有预留空间,改成TOPCon时要增加的设备就没有地方加。”
除了电池产能释放外,利来集团在产品上也将有重磅产品推出。